每日资讯:有哀伤没创伤 开展安宁疗护让生命美好告别

时间:2023-03-24 15:18:26来源 : 钱江晚报

团队成员开展安宁疗护服务。

近日,作为省级福彩公益金社会服务公益项目“老年人临终关怀救助服务”的参与机构之一,杭州市社会福利中心团队迎来项目结项。但这并不意味着结束,对团队来说,参与项目为开展安宁疗护(临终关怀)工作开了个好头。

“面对死亡,如何只有哀伤没有创伤,这是一个很大的问题,也是一个很重要的问题。”杭州市社会福利中心团队项目执行人秦芸说。


(资料图)

对老人:过好当下 积极表达

杭州市社会福利中心开展安宁疗护有一个很大的特点,服务对象基本都是在中心生活多年甚至数十年的老人。对老人来说,这里就像家一样。因此,走到生命终点,很多老人希望在自己生活多年的房间,在照顾自己多年的护理员陪伴下离开。

同房间的老人不害怕吗?秦芸介绍,到目前为止,仅有一位老人因害怕,由女儿接回家中暂住。当然,工作人员都会提前询问老人是否真的可以接受。

“护理员也是我们开展服务的重要成员之一,他们会观察老人晚上睡得好不好,吃得好不好,以此来判断老人是真不害怕,还是逞强。”秦芸说。

同时,秦芸和团队成员会通过这个过程,帮助老人认识到,过好当下的重要性。想要什么一定要积极地沟通、表达,比如想让子女来看望或是一起出去聚餐游玩,一定要直接地表达,不要让子女亲属去猜,最终互相埋怨,留下遗憾。

对家属:带来慰藉 不留遗憾

实际上,杭州市社会福利中心很早就已尝试安宁疗护。2020年5月,因“老年人临终关怀救助服务”项目的启动,中心开始系统性地开展这一服务。

开展第一年,侧重摸清老人和家属的需求,以满足需求为主。到了第二年,重点关注观念的转变,包括是否送医、是否插管等。第三年开始,着重在家庭内生的精神力量,实现老人和家属生死两相安。

今年,团队正在开展一项工作,为每个接受安宁疗护服务的家庭总结一句话。通过这句关键性的话,给家属带来慰藉。

一位98岁的老人,临终前非常强烈地表达了自己的意愿,不愿插胃管。从医疗层面来说,不插胃管,营养跟不上,会加重病情,缩短生命期。但老人非常坚持,自己的死亡自己做主。在作出这个决定后,当天下午,老人便安详离世。团队对家属说的一句话是:“老太太特别为你们着想”。通过这句话传达的是,老人不是因为子女没有抢救去世,而是心疼子女。这样,在子女心中留下的,是母亲对家庭的付出、对家人的爱,而不是陷入过度的自责。

倡导推进“生前预嘱”

实际上,老人不愿插管抢救,是“生前预嘱”的一种体现。在杭州市社会福利中心,凡是自愿加入安宁疗护服务项目的老人都要填写相关资料,开展相关辅导。

而且,团队不仅关注“生前预嘱”涉及的医疗方面需求,他们还触及更多能够提前约定、处理的事项。

比如一位老人在与团队沟通时提出,希望墓地由女儿安排,包括日后的维护。但她担心自己已把房子过户给儿子,女儿因此不开心而不管她。为此,团队成员通过3个月的沟通辅导,双方最终都释然了。团队通过致力于将矛盾化解在前端,因此面对生命终末期时,才能实现只有哀伤,没有创伤。

“而且,我们会将场景具体化,面对某一件事,希望怎么处理,会怎么面对,尽可能地给家属提供一些参考,以充分尊重老人意愿。”秦芸说,保护好老年人的权益,是所有养老人的初衷。

“转载请注明出处”

关键词:

推荐内容

Back to Top